文/周敏郎 彰化市周小兒科診所
六祖惠能大師來到廣州法性寺時,因風吹幡動,見著兩位僧人在一旁爭論,一說是風動,一說是幡動,惠能大師於是走上前說:「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這便是著名的風動幡動公案。
風動是因,幡動是果,兩者並存,這是常識,理應不引起議論。故兩僧議論不已,絕不是指外在的風及幡,而是另有所指。有大德如此解釋,風、旛皆為物。執於外物(現象),則內有心事。心事是「識」。「識」作用「物」,產生交感,會於六識,識神自用,生而發之,是謂心動。「唯識宗」相信,一切由心造。為什麼一切由心造?唯識宗有一個答案。他們說,任何一個物體、任何一種現象,都可分為二種來說,一者客體,一者主體;一切客體和主體都是同時出現,所以一切由心造( (1)。這點一般人有點難以理解。
年輕時,讀到這個公案,雖說知道這個公案另有所指。但慧根不夠,仍覺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甚至心中有個念頭----裝肖仔(閩南語)。年紀漸長,再讀此公案,若有所悟。近日讀到熊秉元 教授的文章---「經濟學始於佛法式微處」,從金剛經約略了解佛法的「心」,其幽微細膩之處。在佛教的典籍裡,《金剛經》是公認很重要的一部;原因之一,是這部經典記載了佛祖圓寂前的開示。可以說是釋迦牟尼對自己思想的回顧和總結,也就是佛教教義登峰造極的結晶。《金剛經》的內容,環繞著兩個核心思維:離相無住、不住相布施。兩點思維的交集,是「離相」,也就是「不住相」。以日常用語來說,這是指不執著於表相,不為眼前的現象所拘泥和困惑。或者,換一種說法,就是在心境上能「歸零」;因為眼前的人事物只是過眼雲煙,而且美醜善惡是非對錯,都是相對的、是人所賦予的。因此,人可以掙脫這些表相的羈絆,有意識地讓自己的心境波紋不興、心如止水(2)。佛法的「心」如是,那中醫的「心」又如何呢?
中醫典籍的「心」
佛法的「心」,也許難懂。中醫典籍的「心」,也有令人迷惘困惑之處。以日常生活用語來體會,「三心二意」,當然不是說有三個心臟;「心猿意馬」,當然也不是指心臟變成猴子般四處跳動;但當患者向 醫師抱怨:「心悸」,指的卻是有血有肉的那一顆心臟。雖說都用了「心」這個字,但一詞雙義。反觀英文的用法,就容易區別多了。中國人說:「我心裡有事」。美國人說:「I have something
on my mind.」。如果你告訴美國人「I
have something on my heart.」,他一定以為你心裡長了瘤子或什麼東西(3)。本文嘗試對中醫的「心」、「心包」,多做了解。
“心”者“新”也,神明之官(神明,即神志意識如知覺、情感、思維、意志等精神活動),變化而日新也。又說,心主血脈,血脈日新,新新不停,則為平人,否則病矣。故中醫的心,至少包括heart and mind。中醫認為,心是五臟中最重要的一個臟器,即所謂”君主之官”(可以體會為”首要之臟”)。”心主血脈”,血液的運行有賴於心氣的推動。但從生理病理的角度來看,更多的還是指中樞神經系統的一些活動,所謂”心藏神”的神,是指人體高級中樞神經的機能活動,認為這些機能活動由心主管和體現。心和出汗也有密切的關係,所謂”汗為心液”,臨床上有些自汗和盜汗的病症須從心論治,顯示自律神經系統某些功能紊亂和心也有關係。此外,”心開竅於舌”,”舌為心之苗”,說明心的病症與舌的變化有較為密切的關係(4)。
中醫典籍的「心包」
關於心包,字面上的解釋,心包是心的外膜,意同西醫的心包臟層和壁層,臟壁層之間的空隙為心包腔,內含少量漿液,可潤滑兩層以減少摩擦。但中醫學的心包,又是心的外圍組織器官,附有絡脈,是通行氣血的道路,又稱心包絡。它是心的外圍,有保護心臟的作用(中醫所謂的”心不受邪”),同時能代心受邪,遠遠超出了西醫心包的功能。《靈樞˙邪客》說:”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邪不能容,容則傷心------故諸邪在於心者,皆在於心之包絡。”此處的心,指的是腦,明確為精神之所舍。因此,心包絡是否暗含現代醫學的硬腦膜、蛛網膜、軟腦膜?不敢妄斷。但從現代醫學理論來推測,可能性並非沒有。由於血腦屏障的存在,很多物質,如青黴素、膽鹽、H+、HCO3-、某些非脂溶性物質及病原體,不易透入腦組織,似為”邪不能容”。就腦炎與腦膜炎發病比率來看,後者明顯多於前者,是否隱譬”邪之在於心者,皆在於心之包絡” (5)?
”心包”、“心包絡”,亦稱”膻中”,《內經》將心包絡作為一獨立的臟器,以與三焦腑相為表裡。並提出了心包絡的生理功能和其經脈的循行。如《素問˙靈蘭祕典論》說:「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所言膻中,即指心包絡。並指出心包能代 君行令,為”臣使之官”,人之喜樂,由此而出。但自《難經˙二十五難》提出:”心主與三焦為表裡,俱有名而無形”以後,引起了許多爭議。歷代雖對心包絡是否屬一獨立臟器有爭議,但對其生理功能的認識則是一致的,皆認為心包絡是心之外圍,有保護心的作用。這是古代醫家受著當時封建思想的影響而得出的認識。實際上,心和其他臟器一樣,皆能受邪。如《內經》所提到的”心痹”。明、清溫病學派受著”心不受邪”思想的影響,故在溫病學說中,將外感熱病中,熱邪侵心所出現的神昏、譫語等症,稱之為”熱入心包”或”熱邪矇蔽心包” (6)。
從穴位命名找線索→心與心包,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以上的說明,並無法讓我們清楚地分別心與心包。從穴位命名來探索,看看是否可以找到蛛絲馬跡。手少陰心經的歌訣說:「九穴午時手少陰,極泉
青靈 少海 深,靈道 通里 陰郄 邃,神門 少府
少衝 尋」。其中,靑靈,靑,猶少也,喻青春之生氣也。靈,神明之謂也。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靈道,靈,神靈之謂也。道,指通道。神門,神,神明之謂也。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以上三個穴道,可以看出手少陰心經跟中樞神經的活動有關;但是也有極泉,高及甚為極,水之始出曰泉。感覺上跟液體(血液)有關。再看看手厥陰心包經,歌訣說:「九穴心包手厥陰,天池 天泉 曲澤 深,郄門 間使
內關 對,大陵
勞宮 中衝 侵」。其中,天池,天,指高位。池,水聚處。天泉,天,指上部。泉,指水溢出。曲澤,曲,指屈曲。澤,水之歸聚處,較”池”淺而廣。以上三個穴道,可以看出手厥陰心包經跟液體(血液)有關;但是也有但是也有內關,內,指內臟。關,指出入要地(入境之要道)。本穴八脈交會陰維,而陰維有維繫連絡全身陰經的作用。陰維為病在臟,因此本穴為擅長治療內臟疾病的要穴,故名內關(7)。感覺上跟自律神經有關。所以總的來說,手少陰心經較偏向西醫的中樞神經系統,手厥陰心包經較偏向西醫的心臟血管系統。但有些地方,功能重疊,概念混用。
方劑命名中的“心”
瀉心湯類→心者,此處指心下,即胃也
三黃瀉心湯由黃連、黃芩、大黃組成。《金匱要略》用於治療吐血、衄血.原文:“心氣不足,吐血、衄血,瀉心湯主之”。陳修園稱本方為「吐衂之神方」,對於熱甚而迫血妄行之吐血、衂血、便血、上消化道出血等多種出血均有療效。張錫純在「醫學衷中參西錄」中謂:「大黃其性能降胃熱,並能引胃氣下行,故善止吐衄,仲景治吐血、衄血有瀉心湯,大黃與黃連、黃芩並用」(8)。《傷寒論》的五個瀉心湯中,生薑瀉心湯、半夏瀉心湯、甘草瀉心湯三方的用藥較為近似。半夏瀉心湯為三方中心,生薑、甘草二方可視為半夏方的加減方。本方由半夏、黃芩、乾薑、人參、炙甘草、黃連、大棗諸藥組成。用於胃氣不和,症見心下痞滿不痛,或乾嘔、嘔吐,腸鳴下利,舌苔薄黃而膩,脈弦數。有和胃降逆,開結除痞作用。本方主治小柴胡湯證因誤下傷中而形成的痞證。「痞」者,即閉塞不通之意。心者,此處指心下,即胃也。留邪在心下,則胃臟有堵塞不適感。王旭高云「「瀉心者,實瀉胃也,心下痞即胃痞也。」(《王旭高醫書六種》)
安宮牛黃丸、牛黃清心丸、→心者、宮者,此處指中樞神經系統
中藥中有所謂“急救三寶”之稱者,即安宮牛黃丸、紫雪丹、至寶丹。安宮牛黃丸出自清代吳瑭著的《溫病條辨》,功用清心豁痰。中醫認為,心在人體內猶如君主,心包則是心的宮殿。“安宮”形容服藥後能使心“安居其宮”。紫雪丹在三寶中歷史最悠久,因為外觀如“霜雪紫色”,且藥性大寒、冷若霜雪,故得名紫雪丹。功用止痙息風。至寶丹集眾多名貴藥材于一身,功用開竅醒神,療效卓著,得到它的人如獲至寶,故此得名。三寶主治熱病昏迷,中醫的溫病學是急性熱性病和傳染病的臨床學科,“急救三寶”主要治療感染性和傳染性疾病造成中樞神經系統併發症,都是清熱開竅的代表性藥物,因此又名“溫病三寶” (9)。但三者藥性不同,安宮牛黃丸最涼,其次是紫雪丹,再次是至寶丹。安宮牛黃丸適於高燒不退、神志昏迷、胡言亂語的患者。紫雪丹適於伴有驚厥、煩躁、手腳抽搐,常發出響聲的患者。至寶丹對昏迷伴發熱,神志不清、不聲不響的患者更適用。綜合這些特點,中醫流傳一個重要的口訣:「乒乒乓乓(意指躁動不安)紫雪丹,打胡亂說(意指胡言亂語)牛黃丸,靜默不語(意指coma state)至寶丹」。另有一方,名牛黃清心丸,出自痘疹心法,由黃連、黃芩、山梔仁、鬱金、辰砂、牛黃組成。功效:清熱解毒,開竅安神。主治溫邪內陷,熱入心包,身熱煩躁,神昏譫語;中風痰熱內閉,神昏語謇,及小兒驚風,發熱抽搐。以現代醫學觀之,主要用於: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性腦炎、流行性腦脊膜炎、精神分裂症,見身熱煩躁、神昏譫語者。
待續.............................
我們不但欣賞您的專業(視病如親),而且更欣賞您的幽默!去看您的時候,一般病就好了一半,如果有其他的問題,更可以得到完美的諮詢。您是我們所看過醫生裡的NO.1,禮敬大醫王,新年吉祥如意 古金谷、古進翔、江寶珠、古蕊禎敬上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