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周敏郎 彰化市周小兒科診所
http://www.tma.tw/ltk/101550615.pdf
狄雲突然之間,心裏感到一陣陣的刺痛:「師父(鐵鎖橫江戚長發)故意教我走錯路子,故意教我些次等劍法。他自已的本事高得多,卻故意教我學些中看不中用的劍招。他…他…
現下想來,那可全然不同了。以他此刻的武功,自是清清楚楚的看了出來:萬震山和言達平兩人所使的劍術之中,有許多是全然無用的花招,而萬震山教給弟子的劍法,戚長發教給他和戚芳的劍法,其中無用的花招更多。不用說,師祖梅念笙早瞧出三個徒兒心術不正,在傳授之時故意引他們走上了劍術的歪路,而萬震山和戚長發在教徒兒之時,或有意或無意的,引他們在歪路上走得更遠。(連城訣)(1)
連城訣是金庸的一部武俠小說,所謂”連城”,是價值連城的意思,是一個寶藏。所謂”訣”,是口訣,是關於如何尋找到這個寶藏的口訣。這個口訣,必須由劍招的名稱與唐詩三百首相對照,才能找出藏寶的地點。狄雲是這部小說的主角,他的師父是外號「鐵鎖橫江」的戚長發,因為怕徒弟會發現這個秘密,所以教劍法的時候,故意教一些中看不中用的劍招,也就是說全然無用的花招。中醫的系統一向比較保守,不像現代醫學體系的開放。由於傳統的師徒制,老師可能終其一輩子,只有揣摩出一些心得,有點像連城訣的故事,怎麼可能一下子毫不保留就教給徒弟呢?
以前看中醫師開處方,洋洋灑灑如行雲流水,心中有三個疑惑。其一,他是根據什麼原理原則開這個處方的;其二,要學多久,才真的能夠融會貫通;其三,到底是藥味精簡的中 醫師醫術高明呢?或者是處方用藥越多越有學問。第三個問題經多年接觸中醫典籍之後,我可以確定,醫術越高明者,用藥越精簡。本文則嘗試解答第一個問題,即中醫方劑處方配伍的問題。我必須承認,我使用了一個比較聳動的標題,企圖吸引您的眼光。“九陰真經”是金庸小說中的上乘武功秘籍,分上下兩卷。《射雕英雄傳》中,五絕(即黃藥師、歐陽鋒、段智興、洪七公和王重陽)爭奪真經大戰七日七夜,由王重陽奪得,他臨死前把真經交給周伯通。周伯通形容它「奇幻奧秘,神妙之極」。其實筆者學植未深,不敢自誇發現什麼內功心法,只是提出自己的淺見,請各位前輩賢達指教。
中藥四維---人蔘、附子、大黃、熟地黃、(石膏)
中藥的種類甚多,可以舉述其具有代表性者,莫若張山雷的四藥說:“病之能起死回生者,當推石膏、大黃、人參、附子。有此四藥之藥,一劑可以回春,捨此之外則不能。”用石膏清胃熱,大黃瀉胃實,人參補脾虛,附子溫脾寒。為中醫辨証論治中最具代表性的四藥。張景岳將石膏易熟地,稱藥物四維(如同國之四維:禮、義、廉、恥);熟地滋陰亦一味要藥,臨床施用苟能辨證明確則其功卓著,並不亞於石膏(2)。明朝醫家張景岳擅用熟地,其醫術高明,把兵法融入中醫的處方用藥之中,著有景岳八陣,名留青史,人稱”張熟地”。所以假設有一天我用人參這味藥,很有心得,用得出神入化,醫名在外,可被稱為”周人蔘”。咦! ”周人蔘”不就是電玩大亨嗎?我可不想進去吃免費的牢飯。
方書之祖傷寒論----經方之鑰
關於傷寒論處方用藥,清代陸懋修曰:一部《傷寒論》,只有三種方。一曰辛散,桂、麻諸方是也;一曰寒瀉,膏、黃諸方是也;一曰溫補,薑、附諸方是也。升、葛、柴、辛,統於桂、麻;芩、連、梔、柏,統於膏、黃;吳萸、蜀椒,統於薑、附。薑、附、桂、麻為溫法;膏與黃為清法;桂枝之與石膏,芩、連之與乾薑,附子之與大黃,為溫清合法。補則用人參者十八方,亦分三種以為治,而皆補陰氣,不是補陽。試觀仲景補法,一則甘草,再則棗、草,輕則白芍、棗、草,重則人參、棗、草,此數者悉是補陰之品,仲景之用補於去病時者,如是焉已耳。古今研究仲景方之書數百種,幾十幾百萬言,從無如此簡潔明快之論,寥寥五六百字,竟將一部深奧莫測之《傷寒論》說的如此一清二楚(3)。
醫門論治八法
程國彭,字鐘齡,號恆陽子,又號普明子,清代醫家。程氏治學嚴謹,善於思悟,“凡書理有未貫徹者,則晝夜追思,恍然有悟,即援筆而識之”。將30年精思所得,著成《醫學心悟》5卷,其中論治八法,頗有獨到見解,具臨床指導意義,為後世醫家所讚賞。換句話說,這篇「醫門八法」,猶如現代醫學SCI期刊的文章,一再的被引用。程氏十分重視治法的運用,他說︰“論病之源,以內傷外感四字括之;論病之情,以寒、熱、虛、實、表、裡、陰、陽八字統之;而論治病之方,則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溫、補八法盡之。”“八法之中,百法備焉。”臨床運用八法的關鍵在於明辨病機,即病證的陰陽、表裏、寒熱、虛實,惟有如此,才能做到“藥無虛發,方必有功”。以較通俗的話語來解釋八法。汗法,汗法是通過開泄腠理,發汗祛邪,以解除表邪的治法。適用範圍:外感表證及具有表證的癰腫、麻疹、水腫早期等均可用汗法。吐法,吐法是使用催吐藥使停痰、宿食或毒物隨嘔吐排出的治法。適用範圍:痰涎壅塞咽喉,食積停於胃脘不能消化,誤食毒物尚在胃中等,均可採用吐法。下法,下法是運用有瀉下、攻逐、潤下作用的藥物以通導大便、消除積滯、蕩滌實熱、攻逐水飲的治法。適用範圍:下法適用於大便閉結、水飲、瘀血、膨脹以及蟲積等裏實證。和法,和法是利用疏通調和藥物,解除半表半裏病邪或調和臟腑氣血的治法。適用範圍:病在半表半裏,肝脾不和,腸胃不和,以及肝膽鬱滯等可用和法。溫法,溫法是利用溫熱藥物祛除寒邪、補益元陽的治法。適用範圍:溫法適用於陽氣虛弱,寒邪侵入體內的裏寒證。清法,清法是利用寒涼藥物清除火熱證的治法。適用範圍:外感高熱,內臟實熱,血熱妄行等熱證而無結實者,均可用清法。補法,補法是補益人體陰陽氣血不足,消除虛弱證候的治法。適用範圍:臟腑陰陽氣血虛損諸證均可用補法。消法,消法是使體內有形的積滯、癥瘕、痰飲、停食等消散的治法。適用範圍:適用於氣、血、痰、飲、食等所形成的積聚而又不宜攻下的病證(4)。
臨床上,八法中,吐法不常用,而下法常用到大黃、枳實、芒硝,其實可以歸類到清法,清法本義是清熱瀉火,也可以解釋為「清理」,所以可以把下法放在其中。至於和法,其實為「清法+補法」(消炎解熱+改善功能)之藥物組合(詳見下文)。所以八法去其三,只剩下汗、溫、清、消、補五法,我把它安排成圖1,把其中代表性的藥物羅列其上,並分為一軍(名氣比較大的)及二軍(名氣比較沒那麼響亮的);其中,中藥的四大天王(或五大天王),人參、附子、大黃、熟地、石膏,以紅色表示其重要性。另外消法值得注意,因為現代很多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脂、心臟血管疾病等,多牽涉到血液循環不良的問題(積滯),這在中醫歸屬於消法。圖中間的太極,代表補法,中醫的補法也極具特色。
君臣佐使
先送給各位一副絕妙的對聯:「藥有君臣佐使,人無富貴貧賤」。這副對聯,對仗對得不錯吧。中醫方劑是在辨證審因,決定治法以後,根據不同的病情,選擇合適的藥物,酌定劑量,按照一定的組方原則配伍組合而成。自《內經》提出”君臣佐使”制方理論以來,不少醫家從不同角度力圖探討區分”君臣佐使”的客觀依據。概括起來,約有以下三方面。1.根據方中藥量大小區分”君臣佐使”,君藥是方劑組成的主體,其用量在方中相對較大,而臣、佐、使藥依次量小。2.根據方中藥力大小區分”君臣佐使”,由於臨床治療的需要,方劑的組成一般要求君藥的藥力較強,臣、佐、使藥則相對較弱,故有些醫家主張應據方中的藥力強弱區分”君臣佐使”。3.根據方劑命名的藥物區分”君臣佐使”,歷代方劑,大凡以其藥物命名者,一般多為方中的 君藥,如麻黃湯、桂枝湯等;或依”君臣佐使”順序排列者,如麻黃附子細辛湯、苓桂朮甘湯等。
”君臣佐使”的現代解釋,君藥是針對主病或主證起主要治療作用的藥物。君藥有三方面特點:一是味數較少,二是用量較大,三是藥力較強。臣藥是輔助君藥加強治療主病、主證的藥物。臣藥在方中除藥味稍多於君藥,其用量與藥力均較君藥為小。臣藥在輔助君藥時,多以同類藥物的相須配伍為主要形式。佐藥是用以加強君、臣藥的治療作用,監制其毒性與峻烈之性,或防止病重邪甚,陰陽格拒(嘔吐?,與傳統中醫解釋不同)的藥物。使藥是方劑中具有引經與調和作用的藥物。所謂”引經”,即引經報使,能引導諸藥直達病所,更好地發揮治療作用。近代醫家對”君臣佐使”,有相當的討論與反思。有持與”君臣佐使”組方原則的意見相異者,近代醫家秦伯未認為:”方劑的組成,分君臣佐使四項,------實質是用來代表主要藥和協助藥,以說明方劑的組織形式。”(<中醫入門>)。更有人根據有些方劑不具備或很難區分”君臣佐使”,提出”君臣佐使”不能作為方劑的組成原則的看法(5)。
傳統的”君臣佐使”觀念,雖然有助於方劑的了解。我個人淺見認為,以”安內攘外”四個字,代替”君臣佐使”,在臨床上可能更具實用性。假如您是一位主帥,在發動戰爭之前,除了考慮戰略、戰術的運用之外,必然必須考慮補給線的問題。所謂的「攘外」就是戰略、戰術的運用(圖1中的汗、消、溫、清);所謂的「安內」就是補給線(圖1中的太極)的問題。相對於現代醫學,中醫的補法很具有特色,在門診假如有患者向 醫師抱怨覺得最近身體很虛,是否可以開一些藥來補一補。西醫大概就是開一些綜合維他命製劑,或者衛教病人從飲食習慣著手。中華文化有源遠流長的”補”的觀念,所以中醫的補法內容豐富,不僅補氣、血、陰、陽,還根據不同的臟腑,選擇不同的用藥,與現代醫學大異其趣。值得認識一下中醫的補虛藥,補氣藥有:人蔘、西洋參、党參、太子參、黃耆、白朮、山藥、甘草、大棗、蜂蜜;補血藥有:當歸、熟地黃、白芍、阿膠、何首烏、龍眼肉;補陽藥:鹿茸、紫河車、淫羊藿、巴戟天、仙茅、杜仲、續斷、肉蓯蓉、鎖陽、補骨脂、益智仁、菟絲子、沙苑子、白蒺藜、潼蒺藜、蛤蚧、核桃仁、冬蟲夏草;補陰藥有:北沙參、南沙參、百合、麥冬、天冬、玉竹、黃精、枸杞子、墨旱蓮、女貞子、鱉甲、龜板。
安內攘外定乾坤
以「強發汗劑」麻黃湯來看,它的基本構造是著重在汗法這個頂點,用了兩味藥---麻黃及桂枝,(再加上杏仁),裡面的太極,只用了一味藥甘草。相對於「弱發汗劑」桂枝湯,其用藥在汗法這個頂點,只用了一味桂枝,而在裡面的太極,則有白芍藥、甘草、大棗,(另外還有一味生薑),與麻黃湯成為明顯的對比。這是桂枝湯輕度的發汗或防止自汗,從而達到改善有機體異常狀態的基本性質。所以由這個圖切入,方劑的全貌一眼就能看出來,對方劑能更全面地深入比較(6)。
再如黃連解毒湯,用傳統的君臣佐使,似乎難以區分。若由圖1安內攘外的角度切入。可以發現方中各藥著重在清法這個頂點,黃連、黃芩、 黃柏、 梔子均為清熱瀉火藥,而沒有內太極的藥。可以引申為戰況緊急(三焦熱毒壅盛),所以一下子用了四種清熱瀉火解毒藥,而病人體力壯實(脈數有力),所以不必考慮到補給線的問題。四君子湯是一個相反的例子,藥物組成著重在內太極,人參、甘草、 茯苓、白朮,除了茯苓之外,幾乎都是內太極的用藥,無怪乎其治療主要為:治脾胃氣虛(腸胃道消化機能虛弱),心腹脹滿,面色蒼白,語弱聲低,四肢無力,納呆,脈虛無力,舌淡苔白。
又如和法,所謂「和解法」,實為「清法+補法」(消炎解熱+改善功能)之藥物組合。如黃芩湯(黃芩、白芍藥、甘草、大棗)治療胃炎泄瀉以黃芩清之(消炎解熱),以白芍、甘草、大棗補之(改善功能和補充體力),小柴胡湯(柴胡、黃芩、人參、甘草、半夏、生薑、大棗)治療肝炎以柴胡、黃芩消炎解熱,以人參、甘草、半夏、生薑、大棗改善功能。少陽病常用方中,如小柴胡湯、大柴胡湯、柴胡桂枝湯、黃連湯等,臨床多用於消化系統,如肝膽炎、胃腸炎等(7)。
比較令人困惑的是溫清合法,《素問 . 至真要大論》曰︰“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又強調曰︰“治寒以熱,治熱以寒,而方士不能廢繩墨而更其道也。”這是中醫的治療原則。臨床上,單純熱証或單純寒証固然不少,但寒熱互結、寒熱錯雜、寒熱虛實錯雜所在多多。以附子與大黃合用為例,方如溫脾湯,功效溫補脾陽,攻下冷積。朱良春等《湯頭歌訣詳解》:「溫脾湯是四逆湯(薑、附、草)加人參、當歸、大黃、芒硝四藥所組成。四逆湯功能溫脾祛寒,加大黃、芒硝,是取其瀉下除積,加人參、當歸,是取其益氣養血。由於四逆性屬溫熱,可以改變硝、黃苦寒之性,所以本方功專驅逐寒積,屬於溫下的範疇。假使熱實裡結,津傷便秘,當用寒下劑,而決非此方所宜。」簡言之,是用大黃、芒硝、大苦大寒之品,蕩滌積滯,企圖一舉收功,但陽虚裏寒之體(病人身體虛弱),禁忌苦寒,所以配伍辛熱的乾薑、附子,以牽制改變硝、黃苦寒之性。又如乾薑與黃連合用,方如乾姜黃芩黃連人參湯、半夏瀉心湯、甘草瀉心湯、生姜瀉心湯、黃連湯、烏梅丸,一熱一寒,辛開苦降,陰陽並調,散結消痞。(「痞」者,即閉塞不通之意)。又如桂枝與石膏合用,方如大青龍湯在麻黃、桂枝一派辛溫藥中,少佐一味辛寒之石膏,以外解表寒為主,內清裏熱為次。以上各例,方書雖有方義解釋為何溫藥與清藥一起用,然而研讀再三,總覺得像是事後的自圓其說,不像是臨床的guide line。
結論
古人說:「用藥如用兵,將在謀而不在勇,兵貴精而不在多。烏合之眾,雖多何用?治病亦然,貴在辨證明,用藥精耳!”」。說明治病用藥,猶如調兵遣將,必須講究戰略、戰術的運用之外,尚須考慮補給線的問題。傳統醫門八法及
”君臣佐使”,固然有其價值,真正臨床使用,筆者提出”安內攘外”及圖1 的概念,希望對於中醫處方,更容易登堂入室,更容易掌握,更容易分辨各方劑不同之處。
安內者,防守也,補給線,命脈之所繫也。攘外者,進攻也,依戰略、戰術,調配精兵悍將也。
參考資料
1.金庸:連誠訣(全),台北,遠流出版社,1996:321-323.
2.牟允方:中醫證治的根結,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1-36.
3.方春陽:中國醫藥大成,台南,台灣復文興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516.
4.陳華:中醫的科學原理,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4:211-220.
5.李飛:方劑的配伍方法,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19-30.
6.黃泰康:中醫配方學,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0:316-320.
7.張原福:中醫藥理學之概念與應用,台北,志遠書局2001:146-14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