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敏郎 彰化市周小兒科診所
「天王」,指鄧天王。相傳唐終南宣律師(道宣)講經勞瘁,夢鄧天王授此方。實則是他患病後所創製出來的驗方,而托名於鄧天王。本方出自攝生秘剖,由人參、茯苓、玄參、桔梗、遠志、當歸,五味子、麥門冬、丹參、酸棗仁、生地黃、柏子仁、、天門冬、黃連、石菖蒲組成。功能養心安神、滋陰清熱。「補心」者,即補養心血也。本方滋中寓清,標本兼治,有補心血、清心火、斂心氣、養心神之功。可使心氣和而神自歸,心血足而神自藏,從而虛煩、失眠、驚悸諸症得以痊癒。故稱「天王補心丹」。現代用於:神經衰弱、心悸、心臟病、心律不整、甲狀腺機能亢進、心臟神經官能症、更年期綜合症、失眠、夢遺、多夢盜汗、健忘、心神不寧。以現代醫學觀之,這些症狀跟自律神經系統有關。
冠心2號→心者,此處指(有血有肉的)心臟
冠心2號方是近年來出現的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名方,在大陸內外都很受歡迎。本方由丹參、赤芍、紅花、川芎、降香(降真香)等五味藥組成,全部都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川芎與降香(降真香)尚有行氣、香竄等功效。中醫認為不通則痛,故本方用於治療血瘀氣滯之症最宜。日本醫學界認為該方起效快,療效穩健(10)。此處指的心當然是指(有血有肉的)心臟。事實上,現代醫學的心臟衰竭,在中醫是以四逆---手足厥冷來論述的,治以四逆輩,其藥物主要是乾薑、附子同伍。以現代藥理學觀之,附子強心,乾薑回陽通脈,溫化肺飲。四逆輩皆為興奮劑強壯劑。在《傷寒論》治療手足厥冷的方子很多,但都各有所主。就主要者來說,四逆湯所主的四逆是由於全身血容量不足,心功能衰竭,新陳代謝低下所致。四逆散所主則是由於精神緊張,或庝痛造成的反射性血管收縮。此二者血管本身並無病變,但當歸四逆湯所主卻為血管性病變。基於此,可認為當歸四逆湯是末稍血管功能的調節劑,是小動脈的擴張劑(11)。
西醫角度看中醫「心」的證型→心者,此處指heart
and mind
中醫證型分類及名稱,並不統一,而且定義模糊。研讀起來,頗為困擾。中醫的心病辨證包括,心血不足及心陰虧虛,主要症候:心血不足、心陰虧虛的共同主症為心悸、健忘、失眠、多夢。心血不足則兼見眩暈,面色蒼白,唇舌色淡,脈細快。心陰虧虛(出現熱象)則兼見口乾咽燥,舌紅少津(少苔),脈細數,心胸煩熱加手足心熱(即五心煩熱),盜汗,低熱。心氣不足及心陽虧虛,主要症候:心氣不足、心陽虧虛的共同主症是心慌,氣促,活動時加重,自汗,舌淡苔白。心氣不足則兼見面色蒼白,神疲倦怠,脈細弱,舌胖嫩。心陽虧虛(出現寒象)則兼見形寒肢冷,面色暗滯,舌質紫,胸悶,心前區疼痛,脈細或结代。心血瘀阻,主要症候:心胸憋悶或刺痛(位胸骨後或心前區),痛引肩背、內背(左臂尺側),時發時止,舌質暗紫或見瘀點、瘀斑、脈細澀或结代。重者暴痛欲絕,口唇青紫,肢厥神昏,脈微欲絕(休克表現)。痰迷心竅,主要症候:高熱,煩躁,神昏,譫語或昏憒不語,語言不連貫,囈語,舌絳,脈數。心神不安,主要症候:神志癡呆,情感淡漠,語無倫次或喃喃自語;或神志錯亂,哭笑無常,狂躁妄動。心火亢盛,主要症候:口舌生瘡,舌尖紅,面赤口渴,心悸,心煩,失眠,脈數。甚則狂躁、譫語,或兼見小便赤澀刺痛、尿血等(12)。以西醫的觀點切入,可將上述證型,歸納成圖1。此處的心,包含heart
and mind.。若從證型的用藥去揣摩,更能體會與西醫疾病可能的對應關係。
圖1:中醫的心病辨證
結論
古人用詞不精確,心與心包,生理功能重疊,概念混用。中醫的心,至少包括heart and mind兩部份。心是“君主之官”,心包絡是心的護衛。心包絡簡稱”心包”,是心的外膜,附有絡脈,是通行氣血的道路。心包和心都和中樞神經的活動有關,如果外邪侵犯“心“,首先是心包受到影響,如臨床上急性傳染病等因高熱引起的神昏譫語,發狂,稱之為”熱入心包”,在治療上就是以”清心”為主,說明心包和心從辯證的角度來看是一致的,只不過反應病情的淺、深、輕、重程度的不同而已(4)。在方劑名稱,心有時指心下,即胃的部位。
參考文獻
1 宗薩蔣揚欽哲諾布:人間是劇場,台北,親哲文化有限公司,2010:31-33.
2 熊秉元:走進經濟學,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244-247.
3 張建國:我如何學英語,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9:197-201..
4 作者佚名:中醫名詞術語大辭典,台北,啟業書局有限公司,1991:13-14.
5 湯泰元:中醫精髓圖解,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26-27.
6印會河:中醫基礎理論,台北,知音出版社,1997:62-66.
7 楊甲三:針灸學上,台北,知音出版社,1996:185-201.
8 李飛:中醫歷代方論精選,江蘇,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243-245.
9 孟澍江:溫病學,台北,知音出版社,1997:151-152.
10林乾良:簡易效方,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158-159.
11 黃煌:經方的魅力,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151-152.
12湯泰元:中醫精髓圖解,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118-12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