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針對目前市面上可見的紫雲膏(日本漢方),對其來龍去脈,做較詳細的說明,紫雲膏的源頭是中藥的生肌玉紅膏。(紫雲膏,以順天堂所產為例,其許可證字號屬於「衛署成製」,為OTC藥品,西醫可以使用此藥膏。)
漢方源頭----生肌玉紅膏
生肌玉紅膏為生肌收口的著名代表方劑,出自《外科正宗》(西元1617年)明朝醫家陳實功所著。《外科正宗》云本方:“乃外科收斂藥中之神藥。”有活血去腐,解毒鎮痛,生肌潤膚之功。傳統應用於治療一切瘡瘍潰爛膿腐不脫,疼痛不止,新肌難生者。原書記載組成及做法:當歸(二兩 )(60g )、白芷(五錢)(15g )、白蠟(二兩 )(60g )、輕粉(四錢)(12g )、甘草(一兩二錢)(36g )、紫草(二錢)(6g )、血竭(四錢)(12g )、麻油(一斤)(500m L),將以上當歸、白芷、紫草、甘草四味,入油內浸三日,大杓內慢火熬微枯色,細絹濾清;將油復入杓內煎滾,入血竭化盡;次下白蠟,微火亦化。用茶盅四個,預放水中,將膏分作四處,傾入盅內,候片時方下研極細輕粉各投一錢,攪勻,候一晝夜取起(1)。
民國初年醫家冉雪峰在其著作----歷代名醫良方,更進一步說明:軟膏是外科常用的一種劑型,要求敷蓋性要好,不會流失,能保持一定厚度和有一定的黏性。本方用植物油加白蠟,可以調整為任意軟化點的軟膏,其物理性能不亞於凡士林,皮膚對藥物的吸收度則優於凡士林,油蠟軟膏基質是中華民族的創造性成果,方中當歸、白芷和紫草的有效成分均能溶入油中,受熱易變質的血竭和受熱毒性增大的輕粉則俟油溫後(即溫度下降之後)再加入,工藝是非常合理的,可以成批生產供醫院藥房使用或作為成藥銷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