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1月17日 星期五

營養品與皮膚年輕化
維生素 E

維生素E是最普遍的美容藥品及營養美容品。維生素E與維生素C一樣是天然的抗氧化物。雖然維生素E在皮膚的濃度極低(1.0 nmol/g) ,但它是人體最重要的脂溶性、親細胞膜抗氧化物。維生素E與維生素C會協同作用:在維生素C存在時,維生素E的抗氧化能力能再度被活化。維生素E最具生物效應的一型,α-Tocopherol,它可以終結脂質的游離酸鍵反應()。它藉由對抗phospholipase Afree fatty acids,及 lysophospholipids,來穩定細胞膜。維生素E可能保護含硒及硫的膜蛋白。
身體維生素E的儲存量,來自吃的食物,其來源:依次為植物油類、深綠色蔬菜類以及黃豆及其製品類。隨著皮膚老化,因為消耗增加、脂質過氧化造成之傷害、及膠原蛋白扭曲纏繞(??)(collagen cross-linking),特別需注意儲存量的維持。口服維生素E被認為與免疫球蛋白E及過敏體質的表現有關。
再一次說明,局部使用維生素E的功效,必須進一步的証實。回顧文獻指出,α-Tocopherol可以抑制UVB所造成的皮膚紅腫,推論出它有防曬的功用。這個想法是基於維生素E是身體細胞膜最重要的自由基清除者、降低了自由基引發脂質過氧化作用;但是口服的維生素E並不能就此推論出也具有防曬的功能。局部使用維生素E可能促使其他活性物質與角質中雙脂層的交互作用而改變細胞膜特性。

2014年1月1日 星期三

/周敏郎                                          彰化市周小兒科診所

    志明與春嬌是一對熱戀中的情侶,夏天某日,兩人相約在西門町逛街。志明提議去看電影,於是兩人選了一部愛情文藝片,進入電影院觀賞。影片放映半途中,春嬌起身到廁所小解。回座後,依偎在男友身旁,手循例撥弄撫摸志明的腿毛,沉浸在劇情中。過了好一會兒,耳畔傳來一位陌生男子的聲音:「小姐,你摸夠了沒有?」,原來春嬌在黑暗中坐錯了位置。

說到’’’’,醫者使用’’’’來收集病人的臨床資訊,不分古今中外、不論中西醫師皆同。然而中醫獨鍾情於脈診。脈診給人的印象又是神奇神秘,虛玄難學。脈診雖然列為四診(望、聞、問、切)之末,或為可捨之診,而卻時常傲居四診之首,甚至取代其他三診。本文試圖破秘解奧,還脈診本來面目。

獨特的生理觀:肺朝百脈,獨取寸口
寸口又稱脈口、氣口,其位置在腕後橈動脈所在部位。獨取寸口的理論依據是:寸口為手太陰肺經之動脈,為氣血會聚之處,而五臟六腑十二經脈氣血的運行皆起於肺而止於肺,故臟腑氣血之病變可反映於寸口。《素問.五臟別論》云:’’氣口何以獨為五臟主?曰:胃者,水穀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臟氣,氣口亦太陰也,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變見於氣口。’’
古人認為:胃所吸收水穀的精氣,不能直接供應臟腑,必須先輸之於脾(中醫的脾,類似西醫的消化系統)再經脾之運化上輸至肺,然後由肺分布到全身,這才能完成對臟腑的供應作用。由於全身的血脈都是通向肺的,而肺又是司全身氣的周流的,所以五臟六腑的營養,藉著肺氣的分布輸送而供應全身,因此,五臟六腑的病變,也就表現於寸口脈位。(1)

一言以蔽之,古人想表達的是:身體的狀況應該能反映到脈象上,所以應該可以診病,這是脈診的理論基礎。現代醫學了解,脈博的形成與心輸出量和血管的舒縮變化密切相關,而心輸出量和血管的舒縮變化,又是神經、心臟血管、血液等系統整合調節適應內外環境變化的表現之一,因此,通過診察動脈的張力、速度、節律、幅度、性質及動脈壁的一般狀態,就可以間接推測有機體各系統的變化。脈博可能是神經、心臟血管、血液等系統異常的資訊輸出視窗-------但這只是從理論上說有聯繫,至於程度又如何?能不能由反映整體的脈象上摸出?尚需要思考兩點:一是這些病變在脈象上有無特異性的反映?二是如果有,這反映能否察知?(2)

診脈的時間最好是清晨,《素問.脈要精微論》指出:’’診法常以平旦,陰氣未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經脈未盛,絡脈調勻,氣血未亂,故乃可診有過之脈。“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因為清晨病人不受飲食、活動等各種因素的影響,體內外環境都比較安靜,氣血經脈處於少受干擾的狀態,故容易鑒別病脈。但也不是說其他時間不能診脈。診脈時運用指力的輕重和挪移,以探索脈象,中醫稱為擧、按、尋。用輕指力按在皮膚上叫擧,又叫浮取或輕取;用重指力按在筋骨間,叫按,又稱沉取或重取;指力不輕不重,還可亦輕亦重,以委曲求之叫尋。因此診脈必須注意擧、按、尋之間的脈象變化。

寸關尺分配臟腑的合理性及千古之謎---“肝生於左
寸口分寸、關、尺三部,以高骨(橈骨莖突)為標誌,其稍內方的部位為關,關前(腕端)為寸,關後為尺(肘端)。寸關尺三部可分浮、中、沉三候,是寸口診法的三部九候。寸關尺分候臟腑,導源於《內經》,後世對寸關尺分候臟腑,大致以《內經》為依據而略有不同。目前關於寸關尺分配臟腑,多以下列為準。左寸:心與膻中;右寸:肺與胸中。左關:肝、膽與膈;右關:脾與胃。左尺:腎與小腹;右尺:腎與小腹。脈位的排列大致上都對應了身體部位的排列。上位()對應了橫隔膜以上的身體部位,中位()對應了橫隔膜到肚臍之間的身體部位,下位()則對應了身體的下部位。但必須指出,寸關尺分配臟腑,其所候的是五臟六腑之氣,而不是臟腑之脈出於何部,正如李時珍的《脈訣考證,臟腑部位》所說:’’兩手六部皆肺經之脈,特取此以候五臟六腑之氣耳,非五臟六腑所居之處也’’(3)為什麼會這樣配置? 中醫一向有:人身小天地者也的觀念,陰陽家再加上易經八卦,遂有如下的推論。經言:心肝居左,脾肺居右。是臟氣之出於左右?抑臟體之偏與?曰:天為陽,地為陰,東南為陽,西北為陰。聖人南面而立,左為陽,右為陰。天一生水,水生木,木生火,是以心肝居左也。地二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是以脾肺居右也。此先天之五行,本於陰陽水火,分而上生。非臟體之謂也。又心主脈,肝主血,血脈生於水精。是以左手三部俱主血。肺主周身之氣,脾主元真之氣,氣生於火,是以右手三部皆主氣。此皆陰陽互換之妙,善診者不可不知。(4)

您注意到了嗎?肝配置在左手。中醫“左肝右肺”一說,來源於《內經》,這是《內經》中的一個千古之謎。“左肝右肺”的真正含義,究竟是什麼? “左肝右肺”一詞,是“肝生於左,肺藏於右”之省文,出自《素問·剌禁論》篇,原文說:“肝生於左,肺藏於右,心部於表,腎治於裏,脾為之使,胃為之市“。根據《內經》,人類居於天地“氣交”之中。天地陰陽二氣是這樣進行氣交運動的:“上者右行,下者左行”(《素問·五運行大論》)。所謂“上者右行”,言天氣右旋,自東而西以降於地,所謂“下者左行”,言地氣左轉,自西而東以升於天。所以,《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 根據《內經》,“人與天地相應也”, 說明人體臟腑之間,也存在著臟氣升降相交運動。洛書不但為人體臟象方位學奠定了基礎,而且為臟氣升降確定了其運行方向。因水為至陰,故居於下;火為至陽,則居於上;木主升發故居於左,方位在東;金主收降,則位於右,方位在西;土為成數之母,故居於中。如此,臟氣升降圖為:心火下降,腎水上濟,肝木左升,肺金右降。脾胃居中,為升降之樞紐:脾之所以升,肝輔之也;肺氣降胃氣亦隨之降也。從上述臟腑氣機升降圖,完全可以得出結論:“左肝右肺”,不是指肝居於左,肺居於右。而肝與左,肺與右,只是代表著全身陰陽、氣血升降之通道。所以, “肝生於左,肺藏於右”,當正確解釋如下: “肝生於左”,生,《廣雅》:“生,出也。”出,《考工記》玉人注:“向上謂之出”。左,乃《五運行大論》中“下者左行”之“左”。故“肝生於左”者,謂肝氣從左向上升也。 “肺藏於右”,藏,《詞源》:“潛匿”也。潛,《中華大字典》:“潛,沈下”,“沈,下也”。右,乃《五運行大論》中“上者右行”之“右”。故“肺藏於右 ”者,謂肺氣從右下降也。

中醫有兩個傳統,一是崇古,言必稱內經、難經、傷寒論,奉經典為圭臬。二是尊師重道,不敢懷疑、反駁老師所講的。管見以為(1)獨取寸口的理論,不能服人。五臟中各個臟都聯繫著全身,一損俱損,一榮俱榮。你肺朝百脈,畢竟是輔,心主一身血脈,才是五臟六腑之大主,輔豈能代主?而且若是橈動脈可為代表,沒來由別的動脈就不能診病!獨取寸口的唯一理由,就是容易 approach而已(2)關於臟腑配置,應該是古人天馬行空的想法,試想如何在方寸之間,去區別五臟六腑的病變?(3)至於’’左肝右肺’’,雖然傳統的中醫醫家及陰陽家費了一番很大的力氣,嘗試去自圓其說。個人認為如同上述的理由,是古人天馬行空,想當然爾的想法。要不,就是一開始就搞錯了,只好將錯就錯。

忘情臟腑配置,專注脈象

脈搏是種舉世相同而且不變的自然現象,只是不同民族對其有不同的觀點---有點像賈斯特羅(Jastrow)的兔鴨圖,有些人看到了兔子,有些人看到鴨子。而這正是相互對照能夠啟發我們的地方。由脈搏與脈象這兩個名詞,可以看出西方醫學感受到的是’’’’’’搏動’’,中醫顯然注重的是’’’’’’形象’’。中醫累積的幾千的經驗,在這方面或許有可觀之處。(5)

在脈學發展過程中,因個人經驗之不同,脈象的命名也各式各樣,常不一致。西晉王叔和的《脈經》,是我國最早的脈學專書,提出二十四種脈象。之後,明代張景岳於《景岳全書》中提示十六種,明代李時珍於《瀕湖脈學》中提示二十七種脈象,清代李士材於《診家正眼》中再加上疾脈,而有二十八種。現在亦常用這二十八種脈象(二十八脈),一般教科書的記載也是依此。

位、數、形、勢是構成各種特徵脈象的基本要素(即每種脈象均由位、數、形、勢這四個基本要素構成)。周學海指出’’求明脈理者,須將位、數、形、勢講得真切,各種脈象瞭然“。診脈時,應通過位、數、形、勢等幾方面來體察。引申言之()位:脈位,指的是空間的概念,包括浮脈、沉脈、伏脈()數:指的是時間的概念,即“至數“及“節律“的異常。至數異常包括遲脈、緩脈、數脈、疾脈;節律異常包括促脈、結脈、代脈()形:指的是靜態的形狀概念,包括粗細的異常、緊張度的異常、長短的異常。粗細的異常包括細脈(小脈)、大脈、洪脈;緊張度的異常包括弦脈、緊脈;長短的異常包括長脈、短脈()勢:指的是動能的概念,包括脈力的異常及血流狀態的異常。脈力的異常包含虛脈、實脈;血流狀態的異常包括滑脈、澀脈(濇脈)()二十八種病脈中,有組合基本脈象的複合脈。包括:濡脈、弱脈、散脈、微脈、芤(ㄎㄡ)脈、革脈、動脈、牢脈等八種。(6)

結脈(緩而時一止,止無定數)、促脈(數而時一止,止無定數)、代脈(呈現比例的歇止或弱小搏動;脈來動而中止,不能自還,良久復動,止有定數)與七絕脈---釜沸脈、魚翔脈、蝦游脈、屋漏脈、雀啄脈、解索脈、彈石脈。以西醫的眼光,均屬於心律不整的範疇。對於不整脈的了解,今日西醫學的成就,中醫已難望其項背。(7)


以上紙上談兵,似乎頭頭是道。但是真正臨床應用時,就會出現所謂的「心中了了,指下難明」的現象。古人說:脈之為道,最為微渺而難知也,方書論脈愈詳,而指下愈亂。原因出在,脈診終究是個人主觀的感覺,有點類似「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脈診是各人摸一脈,一人一個樣。所以有識之士,希望能將脈診如同西醫的心電圖一樣,能夠客觀化、標準化,以便能夠記錄、追蹤、研究。脈象圖形化的嘗試用脈象儀描記脈圖、研究脈象,力求使之客觀化。然而因為描記儀器的種類和性能不同,描記方法各異。所得出各種脈象圖的波形不一致,無法用一個統一的標準,來衡量各種脈象圖形的正確與否。因而,對脈象客觀化的研究,目前仍有困難。(8)那臨床怎麼辦呢?由博返約!明朝張景岳獨具慧眼,提出以虛實為綱。A.虛脈,無力之脈的總稱,中醫用語,脈象:三部脈,舉之無力,按之空虛。主病:虛證;B.實脈,有力之脈的總稱,中醫用語,脈象:三部脈,舉按均有力。主病:實證。曰:’’千病萬病不外虛實,治病之法無逾攻補。欲察虛實,無逾脈息。’’又曰:’’虛實之要,莫逃乎脈。’’脈虛證虛,脈實證實。脈的虛實,當以沉候有力無力為辨。因沉候為本,沉候為根,沉候的有力無力,才真正反映脈的虛實。《素問.通評虛實論》中說:’’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所謂虛證指生理功能減退,實證指生理功能亢進、失調或併有明顯的病理損害。換言之,也可以說,指正氣虛弱,指正氣旺、邪氣盛、功能失調。(9)(10)

病位、病性、病量
在這裡必須討論一個觀念----病位、病性、病量。在臨床上不管病人所患的疾病多麼複雜,我們在給它下診斷時總不外乎病位、病性這兩種屬性,譬如:肝膽濕熱,肝膽是病位,濕熱是病性; 肺腎陰虛,肺腎是病位,陰虛是病性。西醫的診斷病名,也是如此。譬如:肺炎,肺是病位,炎是病性; 腎臟結石,腎臟是病位,結石是病性; 心臟衰竭,心臟是病位,衰竭是病性。以肺炎為例,診斷之後,我們可能會追踪WBC CRP CXR,看看肺炎是否好轉?這些就屬於病量的屬性。我們在討論脈診的意義時,應該把重點放在’’定性’’,充其量跟’’定量’’沾點邊,而不提病位(定病、定症)。(11)有些脈書往往機械地羅列某脈主某病、某症,教人按圖索驥、刻舟求劍,就難免墮入形而上學。正如清代名醫徐大椿所說:「病之名有萬,而脈之象不過數十種,且一病而數十種之脈無不可見,何能診脈即知其何病,此皆推測偶中,以此欺人也。」

江湖撇步,莫忘束脩
世俗格外重視脈診,於是病人動手不動口,只是伸著手腕考試考察醫師的能耐。患有所好,醫必甚焉。醫生為了適應市場需求,也以脈診來炫耀醫技。「病家不必開口,便知病症如何」。坊間有江湖術士,以近乎神乎其技的脈診,招徠病患,而且門庭若市。人說’’江湖一點訣’’,讓我偷偷告訴您這個秘密。首先此輩人等,非常善於察言觀色,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長於用模糊的言詞,為自已留下轉寰的空間。第二,最重要的是以盛行率高而症狀不明顯的疾病:如膽結石(盛行率10-35% )、子宮肌瘤(盛行率 20-50% )等,告訴病人。因為盛行率高,猜中的機會大。偶然猜中,病患五體投地,奉若神明,於是口耳相傳,門庭若市。若是有大國手,如法泡製,門診因而車水馬龍,莫忘我的束脩。

結語,中醫診病講究望、聞、問、切四診合參,脈診只是臨床診斷中的一種手段,要與其他的診斷手段結合方能達到準確。傳統中醫把脈乃醫師用三根手指頭(食指、中指、無名指)放在病患手腕部橈股動脈上(稱寸關尺部位)施以不同的壓力,並用手指感覺去感受血管的彈性及壓力狀態。中醫把脈最困難的地方在於醫師所施的壓力大小無法定量,而手指下的感覺也難以客觀化紀錄。由於把脈乃靠著醫師指頭下的主觀感覺而缺乏客觀的參考指標,因此,脈診對臨床醫師而言仍有如王叔和所言:「在心易了,指下難明」的感覺。它可以說是中醫四診中最難學習的部分。



參考文獻
1 蔡鴻祺:中醫診斷學表解,台北,志遠書局,1998144-145.
2 張大明:青禾學醫記,台北,相映文化出版社,2006245-260.
3 鄧鐵濤:中醫診斷學,台北,知音出版社,1998215-219.
4 陳修園:陳修園醫書七十二種 ()、醫學實在易卷一,台北,文化圖書公司,199614-22.
5 栗山茂久:身體的語言,台北,究竟出版社,200128-45.
6 神戶中醫學研究會:舌診與脈診,台北,旺文出版社,199689-125.
7 楊志忠、陳一鳴:中醫脈診入門,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1999123-146.
8 黃世林、孫明異:中醫脈象研究,台北,知音出版社,199831-32.
9 李士懋、田淑霄:脈學心悟,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947-8.
10 陳華:中醫的科學原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145-158.
11 董明強:中醫辨証新方法論,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