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5年4月1日 星期三

11 (ㄎㄡ)----核心觀念是’’失血速度快,血容量驟減但血管尚未明顯收縮’’,當血管壁存在一定程度硬化,突然嚴重失血失液,血容量驟減,無以充實脈管,即形成浮大中空,上下兩邊有實硬感的芤脈形象。臨床上可見於各種急性大出血、嚴重吐瀉失液過多。中醫脈學認為芤脈’’主傷陰,失血’’。難經十七難還說:’’病若吐血,復鼽衄者,脈當沉細;而反浮大而牢者,死也。’’指出失血較大時脈當沉細,脈證相符,才是疾病正常病理反應;若脈反浮大而牢(類似芤脈),是為逆相,病情凶險,每陷死亡。’’脈沉細’’表明小動脈反應收縮,彈性良好,這既保證了體內重要臟器的血液供應,又利於止血;若’’反浮大而牢’’ (類似芤脈),表明血管可能存在硬化,收縮反應差,出血將不易止,預後不良。中醫用語,脈象:浮大中空,如按蔥管;主病:失血、傷陰。

上面是將十一種常見的脈從現代西醫臨床及其病理生理的角度加以論述,借以闡發傳統中醫脈象的現代機轉及臨床意義。其中未有述及的一些脈象,大都可歸入於上述某些脈象,因其臨床意義及形成機轉大致相同。如革脈(浮而搏指,中空外空,如按鼓皮)歸於芤脈,牢脈(沉按實大弦長)歸於弦脈,小脈(脈細小,大於微)歸於細脈,大脈(脈體粗大)歸於洪脈,動脈(脈形如豆,厥厥動搖,滑數有力)歸於滑脈,濡脈(軟脈,極軟而浮細)歸於浮脈等。特予說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