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1年3月31日 星期三

溫檢驗醫學(四)

 溫檢驗醫學(四)

 

文、圖/周敏郎                             彰化市周小兒科診所

 

原載於台灣醫界雜誌 2020  vol 63 No 6 p26-32

 

https://www.tma.tw/ltk/109630607.pdf

 

 

自編的口訣

現在大家都在說evidence-based medicine,其中有一些與生物統計相關的東西,說實話很容易搞混。像是diagnostic tests specificitysensitivity的高低與其臨床應用的關係,我以前就常常搞混。所以想出一個口訣,我覺得還滿好記的。在這邊提出來,請大家指教。「敏感錯抓不錯放,陰性結果可釋懷;針對偽陽說特異,陽性請君入甕來。」,前半段「敏感錯抓不錯放,陰性結果可釋懷」解釋:當檢驗結果是negative時,就要強烈rule out(OUT)這個診斷。(高敏感性的檢驗,假陰性率低,因此結果陰性時越能排除得病,即「可釋懷」)。後半段「針對偽陽說特異,陽性請君入甕來。」解釋:當檢驗結果是positive時,就要強烈rule in(IN)這個診斷。(高特異性的檢驗,假陽性率低,因此結果陽性時越能確認得病,即「請君入甕來」)。另一個口訣也不錯,請參酌:「敏感錯抓不錯放,陰性結果沒狀況;針對偽陽說特異,陽性請君入陣仗。」


2021年2月1日 星期一

溫檢驗醫學(三) 敏感性(Sensitivity)加特異性(Specificity)等於正確率(Accuracy)

溫檢驗醫學()

 

文、圖/周敏郎                             彰化市周小兒科診所

 

原載於台灣醫界雜誌 2020  vol 63 No 6 p26-32

 

https://www.tma.tw/ltk/109630607.pdf

 

 

敏感性(Sensitivity)加特異性(Specificity)等於正確率(Accuracy)

敏感性 (sensitivity, positive in disease),也稱為真陽性率true positive rate (TPR),,「有病的偵測率」,所以是越高越好。特異性(specificity, negative in health),也稱為真陰性率true negative rate (TNR),「沒病的偵測率」,也是越高越好(參見表1)。敏感性及特異性是臨床上常常看到的兩個指標,但基本上這兩個指標是trade-offTrade-off,字典解釋為(公平)交易,折衷,權衡。它的意思與中文的「取捨」很接近,取捨之間,即魚與熊掌不可得兼,要選A就不能同時有B,兩者之間只能選擇其一而已。

 

敏感度和特異度可以作為診斷工具一致性 (concordance) 的指標,數值愈高愈好;相對的,假陽性率和假陰性率可作為不一致性 (discordance) 的指標,數值愈低愈好。所謂的假陰性率(false negative rate, FNR) 是指有病的人,經工具診斷,結果卻是陰性的比率;假陽性率(false positive rate, FPR) 則是指沒病的人卻被診斷為陽性的比率。正確率(accuracy)也是診斷工具效能的另一種參考指標,正確率是指所有病人中真陽性加真陰性所佔的比率,其計算公式如下:

a(true positive)+d(true negative)/ a(true positive)+b(false positive)+c(false negative)+d(true negative),即:a(有病的人又檢驗出陽性)+d(沒有病的人而且檢驗是陰性)/a+b+c+d(有病的病人+沒有病的人)

臨床上對於一些預後差,漏診後果嚴重,早期診斷可以達到很好治療效果的疾病,我們就把靈敏度定高一點,不要錯放過一個病人。梅毒就是這樣的疾病,所以,RPR/VDRL檢測的靈敏度高,特異度低。對於一些治療效果不好,確診和治療費用高,或者預後不太嚴重,或誤診時對病人心理生理和經濟上有嚴重影響的疾病,我們就把特異度定高一點,不要冤枉一個正常人。愛滋病就是這樣的疾病。換句話說,當某個症狀、徵候或檢驗方法敏感性很高時,陰性(negative)結果幾乎可以排除某種診斷;反之,特異性很高時,陽性(positive)結果代表某種診斷之高度可能性。

2020年12月31日 星期四

重溫檢驗醫學(二)

 

重溫檢驗醫學()

文、圖/周敏郎                             彰化市周小兒科診所

原載於台灣醫界雜誌 2020  vol 63 No 6 p26-32

https://www.tma.tw/ltk/109630607.pdf

 

英文比中文精準

 

翻譯的專有名詞,一直困擾著我,心中一直有個疑問,難道英文本質上比中文精準?舊式茶壺蓋上有五個字排成環狀-----可、以、清、心、也。這五個環狀單字,依起始的字的不同,繞一圈,可以有五個意思,而且文意通暢。分別是:可以清心也;以清心也可;清心也可以;心也可以清;也可以清心。「中華隊大敗日本隊」跟「中華隊大勝日本隊」意思完全一樣;「屢敗屢戰」跟「屢戰屢敗」其實指的是同一件事,但感覺完全不同。

 

又如中華文化有一本易經,號稱「群經之首」,雖然叫“易”經,但是很難讀懂。中醫四大經典(《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中有一本難經,雖然叫“難”經,但是相對地易讀易懂。有一個流傳甚廣的笑話,美女興致勃勃地問醫生:「我想豐胸,但是豐胸後會有什麼效果?」醫生淡定地回答:「豐胸後,一般會有四種結果:1.大不一樣;2.不大一樣;3.一樣不大;4.不一樣大!」中文這種文字遊戲(文法結構),絕對可以整死老外。我自己在門診解釋單純性疱疹的時候,都必須小心注意在什麼地方停頓換氣,否則單純性~疱疹會變成單純~性疱疹,造成的誤會就大了。

 

崇洋媚外!外國月亮比較圓?從中英文語言的角度,中文主象形,英文主拼音,兩者原本就背道而馳,硬是要翻譯到精準根本不可能。華人世界一般成人日常生活所需的基本字彙也就2328字,而大學生平均的識字量約為5150(中文系的學生則為8000-10000)。也就是說,一般人只要認識2000個常用漢字 就可以看懂任何書面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訊息。而在英文方面,我們要求高中畢業最基本的英文字彙是7000(美國高中生字彙量18000),但一個受過大學教育的普通美國人字彙量大約有25000-30000字。同一本英文書,假如原文本只有200頁,譯成中文就變成至少250頁,或400~500頁都有可能。英文的確比中文較容易表達得精準。

 

當年還是醫學生時,看到這三個名詞敏感性、特異性、正確率,就傻眼了,無法望文生義,更糟的是文章翻譯各異。敏感性(sensitivity),「敏感」?到底在敏感什麼?跟過敏反應有關係嗎?個人覺得翻譯成靈敏度更合適些(本文仍採通用的敏感性這個翻譯)。特異性(specificity),「特異」是特別奇怪的意思嗎?喔!原來是說很特定的意思,個人覺得翻譯成特定性或專一性更合適些(本文仍採通用的特異性這個翻譯)。那很「特定」跟「正確」(accuracy)一樣嗎?Accuracy有翻譯成正確率,也有翻譯成精確度的,常常以為是兩個不同的名詞(本文採用正確率這個翻譯)。又有假陰(偽陰)性、假陽(偽陽)------等。再看看各項定義,光是除來除去就可以變出這麼多花樣(名詞),令人眼花撩亂。當年功課重,囫圇吞棗、死記硬背,先求考試過關再說。當住院醫師時請教前輩醫師,只見對方比手畫腳、口沫橫飛,可惜我天資駑鈍,還是一知半解。升上主治醫師之後,幾次下定決心搞懂它。當下明白了,一轉身,過了一段時間又迷糊了。

2020年11月30日 星期一

重溫檢驗醫學(一)

 

重溫檢驗醫學()

文、圖/周敏郎                             彰化市周小兒科診所

原載於台灣醫界雜誌 2020  vol 63 No 6 p26-32

https://www.tma.tw/ltk/109630607.pdf

 

「以手指月」----不是你看到什麼,而是你看出了什麼

在禪宗公案中記載禪師語錄的《指月錄》就明示了「指」與「月」的譬喻關係。佛教語「以手指月」典出《楞嚴經》(《大佛首楞嚴經》)卷二,經上說:「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當應看月。若復觀指以為月體,此人豈唯亡失月輪,亦亡其指。」用白話解釋,就像有人用手指頭指著月亮,告訴我們月亮在哪裡!照道理,我們應該是通過他的手指頭去看到月亮。但如果我們只注意那個手指頭,一看再看,還把手指頭就當成月亮,問題就大了,這樣的人不但看不到月亮,就是連手指頭也看不到了(因為誤以為手指是月亮)。臨床上常見的名詞:敏感性、特異性、正確率、貝氏定理等名詞,到底要告訴我們什麼事?

 

2020年10月1日 星期四

中醫藥的文化趣味(十四) 獻醜了,我的遊戲之作

 

中醫藥的文化趣味(十四)/周敏郎            彰化市周小兒科診所HTTP://WWW.TMA.TW/LTK/107620710.PDF  

原載於台灣醫界雜誌2019,VOL.62,NO.7 P53~59HTTP://WWW.TMA.TW/LTK/107620710.PDF

 

獻醜了,我的遊戲之作

          既然當歸之名源於夫妻之恩愛,現代人感情世界複雜,有人夫、有正宮、有小三(筆者那個年代叫狐狸精)。古代女子溫柔婉約,表達感情含蓄。筆者童心大發,設想正宮寫信給夫君,表達思念之苦及引頸盼其回家。試擬一方如下:使君3錢、 當歸2錢、蓮子心1枚、女貞子1錢、菟絲2錢共五味藥,二更時以穿心蓮1錢為引,急服。使君,乃是寄望夫君,又使君中醫用來驅蟲,暗示驅趕狐狸精;當歸,乃是“應當歸來”之意;“蓮”與“憐”同音,且蓮子心味苦,代表可憐我思君心中苦;女貞子,暗示自己的忠貞;至於菟絲,古人常以“菟絲花”比作妻妾,“女蘿草”比喻夫君,意謂新婚以後,妻妾希望依附夫君,讓彼此關係纏綿繾綣、永結同心。因為思君之苦猶如穿心,半夜為甚,故以“二更時以穿心蓮為引”為暗示。最後更加“急服”兩字,更顯思君之殷切。

 

(本文承蒙國文老師江寶珠小姐及古蕊禎小姐提供意見特此致謝)

 

參考資料

1.趙存義:本草名考,初版,北京市,中醫古籍出版社,2000

2.周長泰:聯袂藥性賦白話解,初版,天津市,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

3.曾焰:中藥趣談,初版,台北市,中華日報出版部,1996

4.張宜賢:中草藥用趣談,初版,新店市,浩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

5.王煥華:中國藥話集(1-4),初版,台北市,旺文社股份有限公司,1998

6.洪心容:趣談藥用植物,初版,台中市,文興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4

7.萊斯莉.布倫尼斯:藥用植物圖鑑,初版,台北市,城邦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

 

2020年8月31日 星期一

中醫藥的文化趣味(十三) 昭君出塞——王不留行

 

中醫藥的文化趣味(十三) 昭君出塞——王不留行

 

中醫藥的文化趣味(十三)/周敏郎            彰化市周小兒科診所HTTP://WWW.TMA.TW/LTK/107620710.PDF  

原載於台灣醫界雜誌2019,VOL.62,NO.7 P53~59HTTP://WWW.TMA.TW/LTK/107620710.PDF

 

 

昭君出塞——王不留行

麥藍菜(Vaccaria segetalis),又名王不留行、奶米、大麥牛、不母留、王母牛、留行子,為石竹科麥藍菜屬的植物。王不留行是麥藍菜的乾燥種子,具有活血通經,消腫止痛,催生下乳的功能。主治月經不調,乳汁缺乏,難產,癰腫疔毒等症,是臨床常用下乳的重要藥物。那王不留行不過是一種草的種子,怎麼起了這麼個怪名字呢?“王者”,謂人身氣血自有“君王”所主;“不留行者”則謂其功能,而這種功能須在王命授意下,不令其留者則行,不令其行者則留;故名為王不留行(1)。歌謠說:「穿山甲、王不留,婦人食了乳長流」誇張地說出了穿山甲和王不留行(王不留行也叫王不留)兩味中藥的通乳作用。

中醫認為在人體的內臟有病變時,耳廓的相應部位會出現壓痛敏感、皮膚會改變和變形、變色等反應,通過刺激耳廓上的一些特定區域,可以防治疾病。中醫耳貼講求貼籽的圓粒潤滑,小米粒、綠豆等都可以用作貼籽。但因王不留行籽是純植物籽粒,又具有活血通經的作用,所以有人特別偏愛,我想純粹是心理作用。聯袂藥性賦云:「山甲不留通經下乳,排膿散結;蘆根茅根清熱涼血,益胃生津(2)。」猜猜看,謎語:峨嵋第一峰——穿()山甲 (峨眉山,亦作峨嵋山,位於中國四川省境內,) ;或,通過第一高峰——穿山甲;或,和平將軍、森林衛士——穿山甲。柱子——蘆(房子)根;智慧的象徵——白茅根(老人頭髮變白,白毛根)。穿山甲入藥部分是牠的鱗甲,現在是保育動物,禁止入藥。

 

2020年8月1日 星期六

中醫藥的文化趣味(十二) 老蚌生珠——貝母(清痰之最)


中醫藥的文化趣味(十二)/周敏郎            彰化市周小兒科診所HTTP://WWW.TMA.TW/LTK/107620710.PDF  
原載於台灣醫界雜誌2019,VOL.62,NO.7 P53~59HTTP://WWW.TMA.TW/LTK/107620710.PDF


老蚌生珠——貝母(清痰之最)
貝母為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其地下鱗莖供藥用。古代醫家將這種地下鱗莖稱作子或根。故貝母者,貝言形,母言用。謂其根形如被子所聚,而功用盡在其母,所以名為貝母(6)
在萬病回春(明朝龔廷賢著),有一篇文章“諸病主藥”提到:婦人吹乳,須用白芷、貝母為主。所謂吹乳,乳癰(abscess)的意思。是指乳房紅腫疼痛,乳汁排出不暢,以致結膿成癰的急性化膿性病證。《醫宗金鑒婦科心法要訣·乳證》:「乳被兒吹因結核,堅硬不通吹乳名。」註:「婦人乳房忽然紅腫堅硬疼痛,增寒(chilly)壯熱(high fever)頭痛者,此欲成乳癰(abscess)也。若乳兒(餵奶)之時,乳被兒口中氣吹(細菌感染),以致乳管不通結核者(指結塊),名曰吹乳。」
文中提到貝母,但是是那一種貝母?看書時常會看到浙貝母、川貝母、土貝母。到底有什麼不同?先記住口訣:「川貝甘寒潤肺好,浙貝苦寒散結先」。今用川貝母為百合科植物川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 Don)等的乾燥鱗莖。性微寒、味甘。止咳化痰之效較強,且有潤肺的功效,痰多痰少均可使用,枇杷膏就是使用川貝。所謂“潤肺”,以西醫的角度來理解,就是它能夠促進呼吸道黏膜secretion的功能,所以特別適用於肺燥或秋燥所致的咳嗽(也就是nonproductive cough)。患者表現為咳嗽,伴有痰少、難咯,或痰中帶血、口鼻乾燥、咽乾口渴等不適。浙貝母為百合科植物浙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的乾燥鱗莖,味苦性寒。浙貝母瀉火(即消炎能力)的功效要強於川貝母。而且擅長清火散結,是治療肺膿瘍的良藥。對於以咳嗽、咳痰不利、痰黃黏稠、口乾口渴、舌苔紅為主要表現的風熱咳嗽患者,可選擇浙貝母。浙貝母與川貝母比較:浙貝母藥性較燥烈,而川貝母藥性較緩和,氣味不濃,小兒用之頗合適;浙貝母清熱散結作用較強,多用於急性風熱咳嗽;川貝母潤肺化痰作用較好,多用於慢性虛勞咳嗽。至於土貝母(Bolbostemma paniculatum (Maxim.) Franquet ,土貝母是葫蘆科多年生攀援植物假貝母的塊莖,土貝母性涼而味苦,功能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消癰排膿,臨床常與牡蠣、天花粉、薏苡仁、魚腥草、皂角刺、穿山甲、夏枯草、海藻、昆布等配伍,用於乳癰、瘰癧(中醫指TB菌感染淋巴結,所發生的病變,多在頸部。)、痰核(指皮下腫起如核的結塊,多由濕痰等病理性物質積聚而成,如胞生痰核是指胞瞼內起核性硬結,相當於西醫之chalazion,霰粒腫。)、瘡瘍腫毒、流行性腮腺炎、急性淋巴腺炎等病症的治療。所以回到剛剛那個問題,婦人吹乳,須用白芷、貝母為主。此處的貝母,應該是土貝母(7)(,川、浙)貝母臨床上常與杏仁同用,聯袂藥性賦云:「杏仁止咳平喘,能潤腸通便;貝母潤肺清熱,療咳痰帶紅(2)。」猜猜看,謎語:一諾千金——杏仁(一諾千金,守信的人,信人。)或,郵差——杏仁(郵差,送信的人,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