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8月17日 星期日

營養品與皮膚年輕化

coenzyme Q10 輔酶Q10

In its reduced form (ubiquinol), Coenzyme Q10 acts as an important antioxidant in the body
輔酶Q10,本質上不是維生素因為人體可以合成,存在所有細胞中;雖然它常常陳列在維生素商品區。輔酶Q10的還原型又稱ubiquinol,因為它在身體各組織內都是獨一無二(相同的),它是一種抗氧化物,但重要性不及維生素CE。局部使用輔酶Q10,其貫穿上皮層,然後下降氧化的程度,可由微弱的photon emission測量出來。研究者發現,人體真皮層的纖維母細胞,經由UVA照射之後,會表現出collagenase(膠原酶?),而這個現象會因用輔酶Q10之後明顯下降;另外,也發現眼框周圍的皺紋減少。然而口服的話,在老鼠實驗,發現對於主要的抗氧化防衛機制及氧化前驅物的產生,沒有影響。它對老鼠的壽命也沒有影響。雖然在人體實驗服用維生素E、輔酶Q10、硒;各50mg,在15~30天後,發現輔酶Q10在角質層增加,但它的意義,並沒有好好被評估。


其他的證據,認為局部使用輔酶Q10,與沒有顏色的類胡蘿蔔素phytoenephytofluene共同使用時,可以額外提供較好的抗氧化力。這個效果顯現在纖維母細胞的細胞培養上。輔酶Q10是內生性的抗氧化物的一種。還有很多抗氧化物,來自植物的衍生物,我們將在下面討論。

2014年8月1日 星期五

3 遲脈----核心觀念為’’單位時間脈搏次數較正常為少’’(至數在41-59/分之間,節律規則)不論心臟本身或心外原因,影響心臟的傳導系統或自律神經系統,最終導致心跳緩慢,使脈搏頻率下降,則出現遲脈。另外某些內分泌代謝性疾病,基礎代謝率下降,體溫下降,心率減慢而呈現遲脈。這些基礎代謝率下降的內分泌代謝性疾患,從中醫角度來看,多屬’’寒證’’此與中醫脈學中的’’遲脈主寒證’’相吻合;至於遲脈亦主’’邪熱結聚’’經隧阻滯’’的熱證、寒證也可在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等病例中得到印證。健康人尤其是運動員、婦女產後,也常見遲脈。中醫用語,脈象:脈來遲緩,一息不足四至(60/分以下);主病:寒證

2014年7月27日 星期日

拉肚子需要禁食嗎﹖--小兒急性腸炎與口服輸液 

圖、文/周敏郎                             彰化市周小兒科診所
請按標題(有超連結)
原載於健康世界雜誌124期/七十五年四月號 頁73-75

2014年7月17日 星期四

營養品與皮膚年輕化

Essential Fatty Acids必須脂肪酸

必須脂肪酸在營養美容品及美容藥品文獻,有時又被稱為維生素F。必須脂肪酸(essential fatty acid, EFA)是指人體內無法自行合成的一些不飽和脂肪酸,必須由飲食中攝取足夠量以維持生命所需。對人體而言,亞麻油酸(linoleic acid)和次亞麻油酸(linolenic acid)為必需脂肪酸。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PUFA之雙鍵的位置的不同,在體內代謝方式也不同。當第一個雙鍵位置在自甲基端(ω-end)算來第三個碳上則稱為ω-3 fatty acid (亦稱為 n-3 fatty acid),同理,若雙鍵位置在第六個碳上則稱為ω-6 fatty acid


CH3---------------------------------COOH
(甲基端)                   (梭基端)
Omega-3 fatty acids : linolenic acid(次亞麻油酸), EPA and DHA
Omega-6 fatty acids : linoleic (亞麻油酸)and arachidonic acid
Omega-9 fatty acids : oleic acid

主要的Omega-3脂肪酸,為次亞麻油酸(linolenic acid),它能轉化成EPA,然後變成DHAOmega-3脂肪酸,被人體用來形成細胞膜?若是缺乏時,會造成智能低下、視力不佳、免疫力下降、三酸甘油脂上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上升、高血壓及像溼疹一樣的皮膚病變。最高濃度的Omega-3脂肪酸來自亞麻子,食物來源包括: 如:鮭魚(  salmon)和 貝類亞麻籽(亞麻子)  flaxseed (linseed)( 亞麻子含ω- 3濃度最高) 油麻hemp oil  ), 豆油油菜(油菜)油  canola (rapeseed) oil), 嘉種子南瓜種子葵花子葉菜類蔬菜,和 核桃(walnuts.)。有文獻研究次亞麻油酸(linolenic acid)與多形性光疹的關係。13個患有多形性光診的病患,給予口服富含次亞麻油酸(linolenic acid)的魚油三個月,發現對於由UV引起的皮膚發炎反應下降,可能與前列腺素E2的濃度下降有關。
主要的Omega-6脂肪酸,為亞麻油酸(linoleic acid),它能轉化成GLA,然後與EPA結合,形成eicosanoids。上述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也富含Omega-6脂肪酸;另外還有琉璃苣油及月見草油也富含Omega-6脂肪酸。琉璃苣油及月見草油在順勢療法(另類療法中的一種)被使用於發炎乾燥的皮膚,這種情況可能是患者缺乏必需脂肪酸所引起的。

2014年7月1日 星期二

2 沉脈-----核心觀念為’’動脈血管處於相對收縮狀態,沉脈的形成與血液動力學、脈管與表皮間組織的厚薄等因素有關。若心功能低下及慢性消耗性疾病,使有效心搏出量減少、血壓下降、血管內壓力減少、血管充盈不足,血流連度緩慢,致脈搏深沉無力;若某此因素使週邊血管收縮、痙攣,週邊阻力增加時,脈管變細,管內壓力增高,則脈搏沉而弦細有力;若某些病變出現肢體浮腫,脈管與表皮之間組織增厚,也可使脈搏處於沉位。中醫脈學認為’’沉脈主裏證’’,所謂’’裏證’’即一般指病程長、病位深、病情較重的疾病。沉脈常與其它脈象相間出現。如(1)心功能低下或慢性消耗性疾病常出現沉細無力脈(2)高血壓常有沉弦細長脈(3)慢性腎炎; 腎病症候群、充血性心臟衰竭、惡性腫瘤晚期致肢體組織腫脹時,常為沉滑脈。中醫用語,脈象:輕取不應,重按始得;主病:裡證。

2014年6月17日 星期二

營養品與皮膚年輕化
視網醇(retinol

Retinol lotion reduces the fine wrinkles from natural aging of ski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study finds

視網醇是所有外用類維生素中最重要的。因為它是健康視力所必須的,及在皮膚存在其受體。口服添加維生素A是以視網醇活性當量(retinol activity equivalentRAE)為計量單位。1 m g RAE 1 m g視網醇。許多添加物含的B胡蘿蔔素,可分解成兩個單位的維生素A。維生素A是脂溶性的,每天的建議量:成年建議攝取量, 女性為700RAE與男性為900RAE。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包括:甜馬鈴薯、甘藍菜、胡蘿蔔、芒果、大頭菜(蕪菁)、菠菜、椰子。低脂或脫脂牛奶、人工黃油(奶油),及穀類也多富含維生素A
人體90%的維生素A儲存在肝臟,血漿中有1%。ㄧ個營養狀態良好的成年人,肝臟的維生素A濃度大約100ug/g。由飲食攝取足夠的維生素A不僅為了視力,也為了防止氣管、支氣管、胃、子宮及皮膚------這些器官的上皮組織發生化學性癌變。在視網膜以外,9-cis-dehydroretinoic aciddi-dehydroretinoic acid ,相對重要,因為它們藉由細胞核的retinoid受體,來促發基因表現。在健康成年人的皮膚含caroteneretinol(視網醇)dehydroretinol的濃度分別為,130.40.4ug/g,並不會因不同的年齡及性別有所差異。

理論上retinoids,可由其中一型轉變為另外一型。舉例來說,retinyl palmitateretinyl propionate,化學上被稱為retinyl esters,可因皮膚酵素,將其中脂鍵,裂解,轉化成視網醇而產生生物活性。視網醇是維生素A自然存在於紅色、黃色、橘色蔬菜水果的一種形式。這是視覺顏色形成的原因,但它們高度不穩定。視網醇可以被氧化成retinaldehyde,然後進一步氧化為retinoic acid,在處方上叫tretinoin。這個在皮膚內由視網醇轉換成retinoic acid的過程,可用來解釋下述產品的生物活性。這些產品是為了防止輕微曬傷而發展出新維生素AOTC處方。皮膚只能轉化少量的retinyl palmitate及視網醇(retinol),這個解釋了為什麼處方中含retinoic acid,可以有效。
局部使用視網醇的好處,已經被良好的實驗設計(well-controlled studies)所證實。皮膚科專家普遍認為視網醇對老化的皮膚有幫助。

2014年6月1日 星期日

1 浮脈----核心觀念為’’動脈血管處於相對擴張狀態’’,造成浮脈的因素為週邊血管擴張,心輸出量增加。傳染性疾病,尤其是初期之時,由於致熱原作用,病人體溫漸升,心跳加快,體內代謝增強,心輸出量增加,因散熱需要,機體調節週邊血管擴張,週邊阻力隨之下降,使血流量增加,因此脈搏位置淺露,表現為浮脈。疾病之初,病情較輕,這些在中醫學中稱為表證。說明中醫脈學中的’’浮脈主表證’’與此相吻合。至於某些惡性腫瘤晚期出現浮脈,常與惡體質或繼發性感染併見,脈多浮大無力,是病情危重,預後不良的表現,中醫稱之為’’陽氣衰敗,虛陽浮越’’的危候。浮脈是臨床上最常見的脈象之一,見於多種傳染性疾病初期,也見於急性腎炎水腫期。此外,肺癌及惡性淋巴瘤晚期,也常有浮脈。中醫用語,脈象:輕取即得,重按稍減而不空;主病:表證、虛證